Finding My Ikigai 生き甲斐 - 生存的價值與人生意義

0 Ikigai 生き甲斐

此圖為轉載自 ikigai 日式哲學。如需轉載請先詢問 理想生活設計

Ikigai 生き甲斐 是我非常喜歡,甚至可以說是奉為圭臬的精神。

大概是從大學吧,就已經開始用這樣的方式去不停探索著自己想要的是什麼。 雖然到現在還是很常懷疑人生就是了😂

最近在參加完兩場 Agile Summit 2022 敏捷高峰盛會DevOpsDays Taipei 2022 Conference 後 ,實在是感觸良多,於是久違地直抒胸臆。

至於標題編號,除了是工程師都習慣從 0 開始的宅梗以外,是原點也是起點。 很感恩自己在這個關鍵的時間點上,遇到了很多好事,持續地小步前進。

1 出遊是為了自由, 回歸是為了自我

最近在跟朋友聊天,提到他去奧地利參加一個 coding bootcamp。 過程中各種奇遇自然不在話下,跟我很喜歡自由行的原因類似。

而為什麼我們會聊到這個呢?其實是他也在煩惱職業倦怠這件事。 在奧地利時,即便很累,作業很難,人生地不熟,但是天天都是充實的。 但是回來台灣之後,卻又會感受到所謂的包袱。

在我看來,已經如此有勇氣去追逐自己想做的事的人,都還是會在這種情況下為包袱所困。 我想,三年真的是一個檻。 猶記得當初我在剛要找工作,徬徨著找教授諮詢時,也是建議我以三年為一個段落,好好規劃並完成一個階段性任務。

於是我想起了七年半前的文章 - 人生就是不停地試誤?我們都太怕犯錯,索性分享給他,也促成了想寫今天這篇的契機。 也算是給自己這些年的交代。 想當年寫那篇時是剛從第一份工作的五人新創公司,離職待業中寫出的文字。 自己看來都覺得,無職的自己居然還如此有熱情。

2 關鍵時刻時間軸, 人生羅盤指北星

這就不得不開始扯到一點玄學跟方法論了。 去年開始我也畫了一張自己的人生大事記: 關鍵時刻時間軸。現在看來十分受用。 回顧來看,小到每天,大到每年,我的精神能量/情緒/或說運勢,當然是起起伏伏的了。 而拉高了視角之後,就更能看清自己人生的全貌。 我得出的結論是:

在自己腦袋清醒時做出 像自己的決定,

用十年後想成為的自己 為自己打分數。

  • 💡 以終為始地設定目標,將之視為指北星,時時確認方向
  • 💡 避免受困在自己給自己的枷鎖與包袱

3 積極實踐的實用理想主義者 Practical Idealist

實際上,前陣子我其實過得並不好,花了非常長,接近一年半的時間都在自我懷疑中度過。 尤其,還做出了很多「不像自己」的決定。 而當初也是花很大力氣說服自己「這把年紀了,不該再任性」「這樣才是跳脫舒適圈的學習」 事實上,那些已經超出原則,讓自己不甚舒服的選擇與處境,根本就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。 困難的點是,這就是最難以區分的地方。

我很感謝在 2022的春節過後,家人陪我做了幾項重大決定。 而我也因為回到台北,整個人像回神一樣,瞬間一切豁然開朗,頓時有一種「被接住了」的歸屬感。在 instagram 上也有最真實的迷路心得。 也才意識到,其中一個驅使我改變的原動力,來自於我時常想著:

「不要成為自己不喜歡的那種大人的樣子」

而陷在當下的我,雖然有感覺異狀,卻完全抽不開身,也無法做出適當的判斷。 面對選擇,當下的第一直覺往往就已經透露出端倪。後面都只是在找藉口說服自己而已。 當然這並不是說,以直覺就好,都不用思考。

  • 而是應該更相信自己一點

「不想要什麼」的權重,通常都是「想要什麼」的 5 ~ 10 倍。

4 貝佐斯:你的選擇,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

「接受自己的缺點 並轉化成優點 最後形成我們。」

之前也跟其他同事聊到一些困擾,他們在工作上時常忙不完,用戶的需求與聯繫頻繁不斷。 我說,其實這是好事,因為責任感使然,讓你願意花時間幫用戶排查解決問題。 但也該注意到的是優先次序。

就像若你是便利超商店員,已經有十個人在排隊結帳。 突然來了一位插隊的,嚷嚷著「欸欸幫我微波一下好嗎」。 很有服務精神的你,還是幫他處理了。 這件事情在某一個角度上是好的,但是否也意味著讓其他本來在排隊的人多等了呢?

在這需求變化的時代,服務的順序當然是可以調整的,但是也應該花點時間評估:

「這個需求是否重要/緊急到可以插隊?若自己無法評估的話,誰適合來評估價值?」

另外也提到一個關於寫測試,做監控的差別。 就像若想要降低失火的損失,可以從兩個不同面向來考慮

  1. 「主動 防火 測試」: 降低失火的機率/風險
  2. 「被動 滅火 監控」: 加速失火時的反應速度,提升處理手段

是要在發生前就降低可能性,還是要發生後再來快速處理,就是每個人的選擇了。 至於風險管理的意識與資源的投資取捨,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。

5 看見本質

邊討論著,就有一種抱團取暖的感覺。 同事也說,覺得我在說服人的時候常能講到痛點上。 我笑著說,雖然我平常都被笑說太過理想,連自己都覺得好像很常講出像是大道理的話 但也可能是因為我喜歡去探究本質面的原因。 至於我自認會不會說服人,倒是自覺還有很大進步空間。

講到說服,就不得不提在這兩次的 conference,見到的諸多大神,對我帶來的影響。 也尤其感謝 David 老師在會議後寄信提問時,給我的重要回饋:

推動的核心其實並非 “推”, 而是怎麼讓企業中的同仁能夠自己 “動” 起來。

影響同仁的有效做法,是必須讓同仁們感受到自己確實有這個迫切的需要進行改變

講的真是淺顯易懂,又一針見血。

  • 💡 期許自己也能在不遠的某天,成為這種能帶給其他人深刻影響的人

6 在尋找自我的路上

也如同 Uncle Bob 在 Clean Code 裡提到的童子軍原則,也是我多年來甚為贊同的理念:

「離開營地前,讓營地比使用前更加乾淨。」

囉嗦了這麼多,除了記錄這段時間自己高昂的志氣以外,

  • 💡 最重要的還是希望自己持續敏捷改善

也獻給所有在靈魂上不肯輕易放過自己的夥伴。 我們下一個的美好目標見!

7 後記: 為什麼熱情很重要

2022-10-03: 看了迪士尼的靈魂急轉彎, 補上一段。

不少人問過我「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」,顯得吃力不討好; 抑或是「要怎麼保持熱情」; 又或者是是即將畢業的新鮮人,猶豫著該選擇怎麼樣的公司

關於熱情與麵包, 我的答案是:

「在餓不死的情況下,盡可能探索自己的熱情」

原因也很簡單,因為「有靈魂的故事才會精彩」。 其實大家可能未必會注意到,在描述自己有興趣/認同的事物時的眼神跟語氣, 那種滿腔熱血與期待,根本是騙不了人的。

我想說的是「這樣的人生比較有趣,不是嗎」。

Murmur

  • 2022-09-25: 好久沒寫 reflection 系列長文 XDD
  • 2022-10-13: 有時候越想寫好卻越拖著沒寫, 反而沒有產出. 放寬心~

其他相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