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忘初衷 + 成為貢獻者 - 2023 AIGC 年會社群感想

Overview

心智圖: 莫忘初衷 + 成為貢獻者

這次年會因為有其他要事,沒有參加,著實可惜。除了看到很多精彩的共筆 - 2023 Generative AI(AIGC 詠唱者年會)活動筆記與網誌,也看到一些評論。想從旁觀者的視角,分享我的觀察與感想。沒有參加可能也是一種機緣,不然我可能會把心力放在總結年會議程 😂

🤔 Q: 你有參加這次 AIGC 年會嗎? 有什麼心得呢?

💪 A: 嘗試梳理觀點,以 200 字描述。

1. 挑戰: 莫忘初衷 真的很難

從共筆與網誌分享中,我觀察到幾個特別貼近日常場域的分享內容,是大家比較會關注的,例如:

  1. Amazing Talker 林煒勛: 從非工程師的角度,深入客服與人資等團隊的每日實務自動化。
  2. 玉山銀行陳照元: 從金融業的法務風險,看企業客服的應對策略。
  3. 宜蘭中山國小資訊科林老師 - 如何問出更好的問題?AI世代師生都必須面對的挑戰: 在教育現場的蘇格拉底法學習助理。
  4. 尹相志老師提到的「創作慾望」,慕約提到的「語言力量」也都是很有趣的思考點。

還有更多分享都很精彩,對於不同應用場景的人,相信都能給到一些靈感。

目標受眾 TA

提到「不同應用場景」,寫這一篇的用意,很大成分也是為了濃縮我這兩個月的心得,作為未來創作的養分與提醒。

我是一個有點敏感,蠻容易受他人影響心情的人,簡稱玻璃心。😂 雖然也知道「永遠不可能(也不該)滿足所有人」,每次在撰文前,甚至發布之後也多少會擔心負面評價,諸如:

「這麼簡單,不就是因為太廢 / 之前都沒做?」

「之前都看過了,沒什麼收穫,這也可以拿出來分享?」

所幸目前為止,還沒有收到過類似的評價。(也不希望有這一天 😅) 不過仔細想想,就算遇上了,大概也是因為 開始觸及到了「並非原本內容設定的目標受眾 (TA)」 的關係吧? 每一篇創作,包含職場的簡報或是生活的影片,肯定都會有一個預設的觀眾樣貌。例如在產品設計時稱之為 Persona (人物誌)。超出這個範圍的人,很有可能就會不適用於這個內容。舉例來說就像對一位大學生講解加減乘除一樣,可能就太簡單了,不是他要的。

該花費多少心力,經營應對多少 TA,是否調整 Persona,都是不斷調整的過程。也許正是因為有反面的例子,我們才更容易發覺邊界在哪裡

回饋與衡量指標. OKR vs. KPI

《數值化之鬼》

工作中,我們會使用各種衡量指標,試圖回答我們的表現是否良好。一個好的創作者,一定也會從回饋中(不論是統計數字或是文字),思考改進的點。這並不意味著永遠都要追求最高點閱/按讚/分享數,那就淪為內容農場與標題殺人了

但是同時,一則創作終究還是要基於事實觀察不斷調整,比如說受眾的習慣時間、會有共鳴的關鍵字等。這就是每個創作者的選擇了。我也是在開始練習積極寫作、經營社群後才不斷深刻感受。使用類似 《數值化之鬼》當中提到的「數字意識」進行數值化思考,是我最近積極在實踐的。關於《數值化之鬼》我下回再專門寫一篇分享 😆

只能不斷地提醒自己莫忘初衷。不是為了那些數字而生,而是因為有想要傳達的東西,所以才要創作;想要更有效率地傳達,發揮更多影響力,才要關注回饋與數字。一如職場中,OKR 與 KPI 的差異,如果只是為了達到數字,卻偏離了目標,那可能就失去意義了。要說這是自我催眠也好,至少我想這樣相信。

2. 解法: 精神按摩 + ORID 焦點討論法

ORID 焦點討論法。版權為 翻轉教育 所有

唐鳳的破框思考力》一書中,在第六章提到了 “精神按摩”,章節目錄如下「維持專注力與好情緒的必要:GTD工作法和精神按摩法」:

  1. 給自己緩衝時間的工作節奏
  2. 精神也需要按摩,才能強化玻璃心
  3. 面對酸民,只須回應有建設性的話語

精神按摩其實就是玻璃心的強化訓練。一般人面對負面情緒,或是當別人說中自己的心理痛點時,心中往往會出現精神分析上所說的「resistance(阻抗)」,這就像按摩時按到痛點,我們會感到痛與痠,代表我們心裡某些東西還沒有揉開,這時唐鳳會做一件事, 就是在別的感官上尋找美好的經驗,或是好好睡一覺,透過睡眠的長期記憶,自動將這種不舒服的刺激聯想到比較美好的感覺

另外,ORID 焦點討論法的提問架構,也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釐清事實、感受反應、詮釋意義、決定行動

3. 信仰: 「影響」這件事,發生了 100 次

Photo by Alexandre Pellaes on Unsplash

「人的生命,並不是用兩萬分之一或八萬分之一來衡量的。而是『死了一個人』這件事,發生了兩萬次。」 – 北野武

人の命は、2万分の1でも8万分の1でもない。そうじゃなくて、そこには「1人が死んだ事件が2万件あった」ってことなんだよ。

ビートたけしが震災直後に語った「悲しみの本質と被害の重み」

北野武 (ビートたけし, 日本知名電影導演, 搞笑藝人) 在 311 東日本大震災事後的描述,仔細想想確實有其深意在。

關於創作與演講,我想也不是影響了 100 個人這樣的。而是 「一個人受影響」這件事,發生了 100 次。甚至 100 人裡有 1 人受影響而有行為改變,進而在未來的某天,能夠成就另一番天,想想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。

成長的意義在於累積

成長是累積的結果,重點是開始的契機。我們不是第一天就 90, 100 分的。只要開始做了些行為改變,我願意相信就是好的。一路上也是受了很多前輩的鼓勵,斷斷續續地寫著網誌。也曾懷疑過這樣的內容真的有人要看嗎? 現在回頭來看過去的痕跡,也都是當時認真的成果,這也足夠了。

雪中送炭 vs. 錦上添花: 20 分成長到 60 分的意義,不比 80 分進步到 90 分來得少。況且,60 分還願意出來講,光是勇氣這件事情就值得學習與探討了。這也讓我聯想到 Agile MVP,如果一步就達到完美,所有人都拍手的話,可能反而是個反指標?

  1. 可能花費太多時間在打造完美 (投入 vs. 產出的平衡)
  2. 沒有聽見其他潛藏的聲音 (就像開會問有沒有問題,都沒有人有問題,那就可能「有問題」了 😂)

4. CTA: 成為貢獻者

這裡我想也給正在閱讀的你,還有未來回頭看這篇文章的自己,一個 CTA (Call To Action, 行動呼籲): 成為貢獻者

當個提交 Pull Request 的人

如果你覺得內容不過癮,那下次請分享示範什麼叫做好。以 GitHub 來說,當個提交 Pull Request 的人,而不要只是發出令人無法採取行動的 Issue。或是直接 fork 出更好的一片天,讓志同道合的人建立百家爭鳴、互相切磋的盛世。

讓我們參考 GitHub 對於 Issue 與 Pull Request 的定義:

  • Pull Request (或稱 Merge Request): 實作解法

你可以在將變更合併到項目之前,提出、討論和反覆修改。

You can propose, discuss, and iterate on changes before you merge the changes into the project.

  • Issue: 看見重要的問題、提出想法、任務

您可以使用 issue 來追蹤對您的項目的重要的想法、錯誤、任務和其他訊息。 You can use issues to track ideas, bugs, tasks, and other information that’s important to your project.

課程太簡單,我都會了 => 那就由你來為大家說明進階的應用,讓大家都開啟更多你看到的視野。

Clean Code: 童子軍規則

Photo by Florida-Guidebook.com on Unsplash

軟體開發大師 Uncle Bob 在《Clean Code》提到美國童子軍有一條簡單的規則:

童子軍規則: 「離開營地前,讓營地比使用前更乾淨。」

The Boy Scout Rule: Always leave the campground cleaner than you found it.

讓我們捲起袖子動手改變吧! 對於社群跟分享,身為實踐者的一員,一路上吸收很多前輩的能量,現在開始也想用自己的步調與方式,一點一滴地貢獻。

5. 持續創造改變

每一個願意貢獻的人,都十足珍貴。我希望自己也能持續努力,向那些嚮往的榜樣學習。

實際執行過就能體會,持續的知識創作是很費力燒腦的。「筆耕」在當代的意涵不只是抄寫,是為了耕耘出美味的稻米而努力不懈。對你來說三分鐘就吃完的餐點,背後可能是 10 年的經驗累積,才有辦法濃縮成 200 字心得。即便 AI 能夠將這個養成過程縮短,那還是別人努力的足跡。

背後的考量與努力

同時,很多東西未必是想分享就能講。甚至為了聽眾與時間考量,都只能取捨。在企業內部推動事情,很多時候還真的是會覺得「已知用火」。對你來說理所當然的事情,要推廣出去卻需要用各種不同方式才能有一點進展。我也在這個過程中,漸漸地瞭解其中有很多眉角需要關注。這些都不是三言兩語能夠總結的。

你必須很努力,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」。我並不是想鼓勵偽裝,而是想點出輕描淡寫的背後,多半隱含著大量的努力。

6. 前進: 見賢思齊,見不賢而內自省

基努李維 即使你說1+1=5,你也是對的,不客氣

EVEN if you tell me 1+1=5, YOU'RE absolutely correct, ENJOY

最後,鼓勵、引導、放下知識的傲慢,是在這條路上得不斷提醒自己的心法。

事實是我也很常被說過於理想。所以持續地寫 blog 也許就是我想要證明這些事情,肯定會在某個時間點幫助到一些誰。讓理想變為實踐。我想這也是為什麼 Agile 與 DevOps 很多時候會需要 Evangelist 傳道士吧。

碰到真的心累的時候,就學學基哥的豁達吧! 阿彌陀佛! 😂

7. 範疇論與抽象思考

Photo by Chris Lawton on Unsplash

最後一個可能有點離題的靈感,提出來看看有沒有人可以協助我想得更清楚。未經驗證,不用太過在意。

算算這些年,也參加近 10 場 100 人以上的 annual conference (MOPCON, Agile, DevOps, Splunk, Google, …)。其中印象特別深的是幾場西方的 conference。雖然本身就是設定為更加技術取向的研討會,但不管是深度與廣度,都是令人拍手叫好的程度。其實在台灣的一些技術小聚,也會有一些場次看到這類精彩的分享。

其中特別吸引我注意的是,這些講者會先從定義開始談起,讓講者與聽眾 on the same page。「什麼是 ooxx? A, B, C」,一切看似都非常顯而易見。接著難易度就突然拉高,展演各種非常突破想像、卻又很合理的內容。感嘆他們怎麼有辦法將思維延展到這種程度。

我猜想其中一種可能性,是對於 Category Theory 範疇論等哲學基礎 的重視。一來是有了範疇,才能針對各個不同維度進行思考與探究,不會一概而論;二來是抽象化思考與映射的能力,或許更是能將事物鑽研到極致的基礎。

我們是否習慣手上握著別人畫好的地圖,可是卻不習慣自己探索?又或者,可能是我們習慣只以最終結果來判斷這個人的綜合分數,而沒有關注這個學習與探索的過程?

你怎麼看?

留下你的想法一起討論吧! 🥳

延伸閱讀

  1. ChatGPT 實戰 9 招 - DeepLearning.AI Prompt 免費課程
  2. 科技旅程半年報 - 重拾手沖咖啡與生活儀式感
  3. AIGC 浪潮翻騰 15 週後的 6 大行為改變

若希望看到更多這類科技新知與應用,歡迎訂閱免費電子報,即時不漏接: https://programmur.substack.com

每週 1~2 篇 3000 字 6 分鐘文章,與 400+ 訂閱者一起探索科技旅程 Explore tech journey

您的訂閱與回饋,就是對我寫文章最大的支持 🥳

Murmur

  • 2023-05-10: 持續產出、敏捷成長、鍛鍊心智!

其他相關